工作,生活,休閒,專業,分享,記錄

App Insights JS

Total Pageviews

March 19, 2017

雲端產業之我見 -- 藐視技術可能讓你失去生意


決定跳離熟悉的傳統資訊產業,離開系統開發整合工作領域的這個舒適圈,一腳踩進完全無所知的雲端產業,從頭學起,重新從零開始,經過了一年時間的洗禮,沒有預期到雲端產業跟傳統資訊產業的差異如此之大,就在努力的大量吸收資訊知識,學習了解雲端技術的應用架構,熟悉探索雲端服務的產業模式等,跌跌撞撞懞懞懂懂的混了過來,雖然對這個龐大的雲端產業還沒有完全了解,但是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雲端服務產業變化之快超乎我的想像,今天你可能還在研究某一個雲端技術應用,明天網路上就推出了一個方便好用的應用服務,推翻你之前所做的研究努力,雲端服務產業之大也讓人無法一手掌握,由淺到深的垂直縱向發展,由左至右的水平橫向擴充,讓很多有如雨後春筍般的新創公司投入,也讓很多老牌大樹般的廠商紛紛長出新芽推出服務。



現在就來說說這個雲端服務產業供應鏈:
1. 雲端基礎提供廠商(原料生產商)
這個很容易理解,就是在各地建立資料中心機房的廠商,提供各式各樣基礎的雲端架構服務,例如國際大廠 Amazon, Microsoft, Google 等,或是如電信廠商,固網業者提供的基礎雲端架構服務。

2. 雲端服務經銷商(中盤商)
主要為基礎雲端架構服務的經銷商,屬於左手進,右手出的中盤商,可能還會負責幫客戶做雲端的基礎架構規劃,或是做到幫忙搬遷轉移的作業。

3. 雲端服務加值供應商(加值應用商)
透過雲端架構服務,建立自己的加值應用服務,提供便利的網路應用服務給客戶使用,有的是協助客戶規劃建置,也有的是透過自家研發的加值應用服務提供客戶各式各樣所需要的應用。

4. 自有雲端應用服務廠商(專屬應用供應商)
這些廠商大多是從系統整合或資訊軟體開發商轉進雲端服務,這些廠商在既有的產品領域經營多年之下,轉進到雲端服務供應商,提供原有產品領域的雲端服務,大多是某些資訊產業領域下的佼佼者,例如:ERP,採購軟體,供應商軟體,會計軟體等。

5. 雲端服務使用終端廠商(終端使用廠商)
最終的使用者廠商,為了減少自有機房的成本及維護,透過雲端架構的規模,彈性調整公司所需要的基礎架構,甚至使用雲端應用服務來協助組織運作和公司營運等。

想要在這個雲端產業供應鏈中佔有一席之地,必須要先想好你的商業模式,因應這個變化快速又龐大的雲端產業,沒有想好你的商業模式,將會失去留在這個舞台的門票,同時也會被這個供應鏈掃地出門。
我認為這個雲端服務產業的商業模式一定要建立在相當的技術基礎之下,沒有相對應的技術根底,或是不求技術快速變化因應的廠商,一定是首先被淘汰出局的廠商。另外,雲端技術產業之大,必須要有所專注,投入所要專注的應用領域,建立技術基礎與服務,開發相關市場與應用,在轉而擴大相關的其他領域,做大市場,賺取收入。


先來談談我所看到的產業變化

  1. 原料生產商,也就是雲端基礎供應大廠,除了推出雲端基礎架構服務以外,越來越朝向推出雲端服務平台,甚至越來越多的雲端應用服務也在這些大廠的強力推動之中,使用者非常容易能夠取得和購買這些雲端服務,甚至這些雲端應用服務也已經可以滿足大多數的客戶使用需求,如何在這些雲端應用服務之外或之上提供更為加值的應用,這會是未來雲端經銷商和供應商應該要細細思考的地方。
  2. 雲端服務的購買和管理會越來越簡單方便,如何綁著客戶,讓客戶死忠的跟你購買雲端服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否則在這雲端服務的轉換廠商成本幾乎為零的狀況之下,客戶沒有任何理由一直跟著你買,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就跟你說掰掰。
  3. 只想快速做生意不想扎根:沒有技術扎根,只做經銷生意,左手進右手出,利用價格殺價取勝的廠商更不用說,終究會被另一家肯出更低價的廠商搶走生意,最終會在沒有競爭力之下被淘汰出局。



再來談談商業模式的思維

  1. 先思考有哪些是雲端供應大廠不想涉入或是不想做的區塊,在這樣的服務區塊中,競爭壓力比較小,也比較容易成長茁壯,屬於尋找藍海的思維。(但是尋找藍海生意非常的不容易)
  2. 隨波逐流的思維:跟著雲端變化的腳步,快速建立雲端服務應用,透過健全的市場開發方法,規劃建置雲端應用服務產品(這需要有堅強的技術團隊,因應雲端技術的變化,快速的建立雲端應用服務,目前還很少看到這種公司)
  3. 在原有的雲端基礎供應服務上,建立自有品牌的加值服務:透過接觸客戶雲端使用上所需要的加值服務,挑選建立這些加值服務,可以用來增加客戶的黏著力和忠誠度,讓客戶不會隨便想要換服務供應商。(目前看到很多需求是雲端服務的管理機制,但是管理機制的功能,我覺得供應大廠會慢慢的漸漸補足)
  4. 雲端管理和維運的機制:越來越多使用者廠商使用雲端架構,平台,和服務,所需要的雲端人才並沒有跟上,而且一位難求,但是針對公司雲端服務的使用,反而更可以將這些管理和維運的機制直接委外給相關供應商,供應商應該可以建立一套標準作業流程,來提供給使用者更為便利且安全的雲端使用環境。


我想,各式各樣的商業模式千變萬化,以上只是我個人在這短短的經驗之中所想到的幾個思維,各公司有各公司自己適合的商業模式,只是不應該再只是思考舊有的商業模式,針對雲端產業的特性,應該要訂定一套自有的商業模式,否則在這個龐大又快速變化的產業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或甚至茫茫然地無所作為。


0 comments: